close

之所以是第一個難題,就是因為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其實教養的難題可能在更早之前就和林先生就討論過了,只是兩人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結論,
或許,這種事情本來就莫衷一是,就端看當下的情境及小寬的狀況吧!
要先幫小寬說話,其實他一直以來都是很乖很溫和的孩子,
以前我還擔心他太溫和太靜了,要是以後給我變宅男或是被人家打不會還手怎辦?
事實證明是我想太多了,溫和只是他的一部份,小寬亦有活潑和頑皮的一面,在一歲之後大量爆發出來。

這個時候,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那些該做與不該做就有必要好好教他了。
只是,「教」,他不一定馬上會懂,肯定是得教好幾次,這是我們都有的心理準備,
但怎麼教,怎麼讓他懂才是我們比較茫然的部份。
且該如何在教導他是非對錯的過程中,不去抹煞他對這個世界最原始的好奇心與冒險精神哩?

把我們的困難與疑點舉個例子來說好了:
林先生說小寬洗澡時很喜歡坐在浴盆裡去然後手去摸馬桶。
這種情況下林先生當然是馬上把他的手抓回來,並且告訴他「馬桶髒髒,不可以摸」,
每次小寬伸手時林先生都這樣做且這樣說,
但是,可愛的林小寬只會跟著說「髒髒」,並不懂髒髒是什麼意思,自然照摸不誤;
相反地,他知道自己一伸手摸馬桶,爸爸就會說「髒髒」,
這反而讓他有所期待,一直故意去摸馬桶,眼睛閃亮亮地期待爸爸口中說出「髒髒」兩個字。
可見,我們的「髒髒」跟小寬以為的「髒髒」完全是兩回事,
我們還沒有能力讓他知道摸了那個髒髒的馬桶,他會怎樣。

K他嗎?用體罰代替說明??就是先讓他不摸??那我再舉個例子:
小寬這陣子很愛亂丟東西,尤其是掉在地上會發出響聲的物品,例如大眼蛙水杯。
丟杯子這件事很令人生氣,因為已經說不行了還是一直丟,還好大眼蛙堅強,都沒有破。
我們試過打小寬的手背,並且同時跟他說不可以丟杯子,
但打他的當下,他只是看著自己的手背,露出一臉狐疑,不知道我們對他這樣是什麼意思,
甚至,他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體罰」。
打的不夠大力嗎?其實很大力了,林先生打得他的小手背都發紅了!
因此,「體罰」的方式我們也存疑。
而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體罰」跟要他「別把水杯丟在地上」根本就是兩回事,
「丟了會被打」這個連結似乎沒有建立起來,而且我也不覺得這是一個好連結,
該教的不是為了怕被打才不丟杯子,而是為什麼不可以丟杯子這件事。
後來,小寬又要丟杯子時,林先生抓住時間點,在小寬偷偷摸摸準備放手時說:「小寬,把杯子拿起來!」
沒想到竟然奏效了!而且屢試不爽。
雖然暫時遏止丟杯,但沒大人在旁邊實小寬還是會丟,
看來要讓他懂為何不該丟水杯才是根本之道。

還有一次,小寬拉我頭髮(應該已經拉很多次了),
其實應該說他很喜歡拉有鬚鬚的東西,蝴蝶結、垂墜的門簾等都是他的最愛。
所以當他拉我頭髮時,我知道他其實不是故意的,
我的頭髮只是像這些讓他有興趣的鬚鬚一樣,吸引著他。
當然,我還是禁止他拉,所以他一拉我頭髮,我一樣很兇地打了他的手背,
一開始他一樣一臉狐疑,後來我出手重一點(沒有家暴喔),他就哭了,
而且邊哭邊向我討抱,一直要我抱他,要撒嬌黏在我身上,
這時我跟他說再多「不該拉人家頭髮」的道理,他根本就只是大哭聽不進去。
經過了這兩件事,我實在想不出「體罰」對現階段孩子的意義,
難道就打到他哭,打到他害怕做出丟杯子及拉頭髮這種事為止嗎?
因為恐懼被打而不敢去做,我想這不是我們要的動機。
因此,我和林先生都覺得暫時別用「體罰」的方式教小寬了。

那,怎麼辦呢?

我們不怕拋出問題,至少,我們發現了問題,並且是夫妻同心地想要找出適合小寬的方式面對之。
在學校工作,遇到很多以為只要繳了學費,老師就該教好學生的家長,
然而孩子不是有錢就會長大,更何況還是這麼小的孩子。
加油!不會馬上有答案,也不會有一招見效的方式,一起摸索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lvi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