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elvirali/1375796581-870010506.jpg&height=420)
相隔了近一個月,健寶園的music1終於登場了。
我們平日的時間都不允許,假日行程又滿滿,才會跟上一次試上隔這麼久,不過還是很期待呀!
只是,這一次因為時間上遇到小寬午餐,路上又塞車,到我們到時課程已經開始近十五分鐘了。
因為已經遲到了,所以一進去就趕快量耳溫做酒精消毒就進入地下一樓的是試上教室。
這邊有個小插曲要小小抱怨一下林先生:
要進入健寶園之前,林先生可能因為好玩,在電梯裡跟小寬說:要去給醫生看喔!
沒想到門才一打開,即使健寶園的小姐不是穿白袍戴口罩,小寬看到他手拿耳溫槍,
竟然東躲西藏快哭了
進入試上教室,小寬也是扭扭捏捏不願意乖乖坐好(雖然一下子就進入狀況),
我個人多半覺得跟剛剛的醫生情緒有一些關連。
後來就跟林先生溝通,希望他不要用給醫生看來嚇小寬,
小寬真的聽得懂,也不喜歡醫生,這樣會讓他覺得害怕。
當然林先生一開始只是覺得好玩,沒有嚇他的意思,沒想到小寬是真的聽得懂,也答應我不會了啦!
這次的音樂課試上的是RNB,媽呀!我還真的不太懂耶。
上音樂的小寶寶不多,連小寬總共只有四個。
我們是遲到的,一進去時大家已經開始,小寬只好趕快跟上。
主帶的姊姊利用節奏,請爸媽讓寶寶坐在腿上輕輕搖晃,節奏一停就讓寶寶坐在地上,
讓寶寶感受其中的差異。
小寬一下子就忘記剛剛的情緒,很快就面帶微笑進入狀況。
之後主帶姊姊給每個寶寶兩個響鈴:
寶寶們都愛這味兒啊!
長得像鳥籠,真可愛!
小寬也頗愛的,拿著鳥籠鈴玩。
我和林先生輪流帶小寬:
這個活動也是利用音樂讓寶寶體驗節拍比較重的節奏感。
不過,真的要寶寶自己跟著節奏搖鈴,我覺得不太容易,因為寶寶們都太小了,
多半是由父母引導,讓寶寶感受一下。
而且小寬似乎是裡頭最小的一個,跟其他寶寶一樣,有時都馬玩自己的。
小活動結束,讓寶寶自己拿響鈴去放:
這年紀的孩子真的很愛放東西耶!主帶姊姊說要大家把響鈴放回來,寶寶們就蜂擁而上。
後來好像有讓寶寶活動一下:
畢竟要這年紀的寶寶專心坐著是不容易的。
小小的放風時間小寬還是開心地爬來爬去。
之後的活動是跟著節奏拍球球,每個寶寶拿到球真開心不已。
球很軟,小寬孩都捏球咧!
跟著節奏一起拍球,小寬偶爾也會跟著發出聲音。
總覺得小寬這孩子參與活動都很開心耶!非常給主帶的姊姊面子。
跟現場其他的孩子比起來,小寬真的算是參與度高的,兩次都是。
不過,小孩很難講,有時想睡或是肚子餓,還要被抓來參加,當然會不開心了,
而其實這場小寬的肚子應該會有點餓才對,還好在路上給他吃了他超愛的白煮蛋才能撐著。
之後練習傳球給右邊的小朋友,一片和樂。拿球去還時又是一陣踴躍。
接下來這招也不知名稱為何,但給了條絲巾,一樣利用音樂的起始與終結才決定拉下絲巾的時間:
為了先讓寶寶適應,主帶姊姊希望媽媽和寶寶一起進入絲巾中。
啊啊,我好喜歡這張的感覺喔!
經常就在玩躲貓貓的小寬已經很習慣,但頭戴絲巾還是第一次,瞧他笑的。
要等待指令才能把絲巾抓下來,不過小寬已經迫不及待啦!
這似乎也可以訓練寶寶的專注力耶!在家也可以來玩。
之後是聽著音樂原地轉圈:
這對還不會走的小寬有點吃力。
所以他顯得興趣缺缺的樣子。
接下來是小憩時間,播放類似催眠曲,讓寶寶在媽媽身上休息一下。
有的寶寶已經真的快睡著了,小寬還好,路上有補眠,應該是肚子有點餓吧!
接著,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這天的活動就要說掰掰囉!
好可惜,好想知道最前面的十五分鐘是怎麼引導寶寶進入音樂課的呢!
後來我填問卷,安排最後一次的試上時間,小寬一樣就跟寬爸玩一下。
仍然很喜歡木搖馬。
最近也很喜歡把小東西放進大盒子,或是把可以接合的玩具互相置入。
整體來說,我覺得音樂課對於小寬這個年紀要融入不太容易,
雖然小寬的情況已經算是不錯了,動靜皆宜,
但畢竟音樂課步調較慢,寶寶專注力較低,小寬有幾次險些爬走呢!
我想這年紀的寶寶可能比較喜歡肢體上的律動,且小寬比較需要的是肢體發展的刺激,
所以我下次試上還是約了play課......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音樂課結束後,透過櫥窗,看到一些比較大的哥哥姊姊在上play課的神情,
滿是笑意呀!
這樣當然最後一次就要約play囉!
不過,就音樂課而言,我覺得自己在家也可以跟寶寶玩,感覺CP值似乎沒那麼高;
但另有優點就是可以多讓小寬看看其他孩子的反應,畢竟小寬很少有團體生活,
不過不急啦!幼稚園有的是機會,而且他對其他孩子也不怕生,
所以這也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我覺得最吸引我的是,觀察人家爸媽是如何與孩子互動是一件很值得的事。
尤其是這種靜態的相處,就可以看出每個媽媽不同的質性與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這點讓我獲益良多。
有的媽媽溫和,有的媽媽隨性,有的媽媽小心翼翼道和怕別人踩到自己的孩子......
而有趣的是,孩子的表現也多少和媽媽的質性有些關聯,
這也讓我反思自己育兒的態度,要更謙和及懂得放手才是。
等最後試上完再來跟林先生仔細討論要不要上課,先玩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