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學校也是慕名參加,去年看到朋友帶孩子參與,很有興趣,終於終於,今年有機會一探究竟了。
能參加真是很幸運,這次跟的團屬於精緻小團,更適合好好的理解這裡。
只是行前令我擔心的是那幾天全台都在下雨,一直很擔心雨天會影響活動
(我記得我們停車的時候,雨仍下個不停,我們必須準備雨衣雨傘,否則活動未開始就成落湯雞),
然而對農夫還有水牛而言,工作是沒有分晴雨的,
所以那天,我們在雨天中跟著水牛學校的老師們和牛兒們一同工作,
而這雨,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令人困擾,雖說活動的確有因雨而變更,卻也有不同的驚喜。
這的確讓我有所體悟,很多事情不必先入為主,
順其自然的發生必定有他的道理,而我們順其變的接受將會有不一樣的斬獲。
最明顯的就是這天的氣溫,因為下雨的關係顯得非常涼爽,
跟著牛隻們去水邊,河畔的景色整個清新了起來,水有點多,牛隻們卻是開心輕盈地奔跑,
河畔的青草也因為雨水的滋潤而顯得豐美,妃蹲下來找到含羞草,開心極了,
如畫的風景,名副其實的青青河邊草。
水牛學校的校長李春信先生是留學唸藝術的人士,回台後以承傳牛耕文化的方式經營著水牛學校,
他認為牛耕文化是最貼近台灣土地的方式,而農耕技術的發展使得這樣的傳統文化沒落很可惜,
因此他親自向老農學習牛耕文化,認為以牛耕田是友善對待土地的方式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甚至,如需要的話,也帶著牛隻到更遠的地方工作,只為了讓土地更好。
體驗的時候,老師不斷提到與牛隻相處的堅定還有從他們身上學習的部分,
這部分讓我很難難忘。
隨行的還有另外兩位老師,根據他們的說法,
他們也是欽慕水牛文化所以來到這邊與春信老師一起學習、努力。
而春信老師他們一家也住在這裡,他的太太還有小孩(好像才一兩歲呢)都住在這邊,
這裡的設備非常簡樸,看不到現代化的電器設備,廚房連瓦斯爐都沒有,是用大灶生火的喔!
所以家裡廚房設備太先進或過慣的養尊處優的生活來這邊可能會不太適應或放不開呢!
對我來說,我更驚訝的是春信老師對於生活的選擇,
歸園田居,也差不多是這個樣子吧!
而我想就是因為有理念,便希望透過親子體驗營和寒暑假的營隊將他的理念落實在孩子身上,
所以,我們就更是要來囉!
活動內容我簡略敘述就好,
因為我覺得老師們的規劃隨性也有彈性(雨天關係),就說說我們當天的活動:
從認識牛棚開始(水牛學校有兩隻黃牛,五隻水牛),每一隻有名字的牛(寬也屬牛,很有親切感),
每一隻牛的個性都不同,而他們的眼睛真的好美。
後來帶牛隻去水邊放牧,牛兒們在這裡真的好幸福,
在水邊開心的小跑步在吃著自己喜愛的草其實就是個單純的孩子。
老師過程中跟我們聊到很多,包括他自己從牛身上學到的一切,牛是老師們的老師呀!
之後從是真的的農村生活,午餐從自製麵疙瘩、切菜、劈柴開始
(竹柴還是孩子們自己從水邊拖回來的),
寬負責到的工作是切木耳,妃則跟著爸爸去生火組,
孩子們各司其職,之後也交換工作,從中也學了少東西,
雖說劈柴是對寬、妃來說是太難了,但讓他們試試看,拿著鋸子工作一下才知道一頓飯的辛勞。
接著在大灶生火,烹煮食物,整整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把午餐完成,
也因為大量的參與,小孩們工作後各個狼吞虎嚥!
飯後因為雨天有個溜滑梯(彩虹溜滑梯)活動無法進行,覺得有點可惜,想必小朋友會很愛,
不過後來老師讓我們來個看似很驚悚的體驗:以牛糞進行捏塑藝術創作!
聽起來很驚悚,那這裡的牛都是草,也不是飼料,所以他們的便便不太臭,也比較成行,
當然有再加點木屑讓她更好塑型,小孩們揉得很開心,
我想,以牛糞微創做基底,這是大概是我我想都沒想過的體驗吧!
而我們一邊創作,老師點燃牛糞製成的薰香,一方面除濕,一方面也驅蚊蟲,
且做成紅龜貴樣的的薰香好可愛呢!
之後練習牽牛,且讓孩子們練習,老師又教一些基本的繩結,
晚點把牛隻們從水邊牽回來,小孩們好興奮,牽回來後還有熱騰騰的紅豆湯可以喝,
寬和妃喝了N碗XDDD
整個活動我和寬爸都很喜歡(雖然價位上貴了些,但值得),寬和妃也都玩得開,
只是妃稍微小一些,所以有些東西聽不懂,時間上比較長她也稍微累一點,除此之外都還好。
活動結束後問過寬是否想要參加進階,他說想耶!
只是時間還很難安排,看來不是那麼容易排定,不過有機會一定要上上進階才是。
附上照片:
老師家看出去的風光
簡樸風
牛糞薰香
黃牛
水牛
餵牛兒吃早餐
妹妹也來試試看
牛隻們吃的都是新鮮的草喔
原來一餐可以吃這麼多
牛的嘴巴和牙齒
騎牛體驗
放牛吃草
把牛栓在固定的範圍內活動
撿竹子回去生火
合力拖回去
麵疙瘩製做
揉麵團很好玩
其實做麵疙瘩那天寬跟別的家庭同組,哥哥姊姊都很照顧他,感謝
洗菜切菜
砍竹子升火組
炒菜
加山泉水
鋸竹子加柴火
完成,好好吃~~
牛糞創作
其實兩小都在亂玩,妃都在戳戳戳
不過真的不臭,就像玩泥巴啊
老師還陪妃玩
牽牛練習
大家都可以試試
簡易繩結遊戲
趕牛回來
喝熱呼呼紅豆湯,跟老師們說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