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比較只是參考,不應過度焦慮,更不能用來評斷一個孩子。

舉個例子還說好了,
林先生公司有個阿姨,孫子大小寬一個多月,老早就會走了,有事沒事就問一下小寬的情況,
這也還好,年齡相近,以其他寶寶的發展情況為參考值,也沒什麼不好,
我也會注意年齡相近的寶寶發展情況。
只是,某日林先生跟阿姨聊天時,問小寬會說話了嗎,
林先生把小寬會說的跟那位阿姨講,那位阿姨很驚訝,就說他的孫子「笨」,都還不會說
(還好小寬很慢走他沒說小寬笨)。
我忍不住替那個孫子抱不平!真的有必要這樣說自己的孫子嗎?
林先生則說是那年紀的長輩就是習慣用這樣評價性的字眼來形容一個孩子,也許不是真的覺得「笨」;
可是,我真的很不喜歡動不動就說孩子「笨」、「憨」或是「呆」。

我一直認為孩子是聽得懂的,就算還小無法真正理解語意,但他們也能從語氣中查覺被嫌棄與貶低,
更何況他們大了,肯定聽得懂,這樣評價性的字眼出現在孩子面前,他們小小心靈作何感想?

慢一點真的不會怎麼樣,更不是笨!這點我在小寬學步之前體會甚深。
也因為如此,所以面對孩子間種種差異時,我們總是希望能多給孩子時間與空間,
比如「走路」,是在身體的協調度與肌力到某種程度才能完成的動作,它很自然,卻需要時間發展;
又比如「說話」,這是一個神秘且眾說紛紜的集合,語言學家亦有不同主張的派別,
但不可否認,它的發生仍需等待某種契機的到來,而這究竟是什麼,也沒人知道。
因此,我想,帶去給醫生瞧過都沒有問題之後,耐心等待就是了。

小寬走路問題我們每遇到醫生就問,得到得幾乎都是再給他多一點時間這樣的答案,
其實不是我們緊張,是長輩緊張,連帶著我們也跟著緊張起來。
還有,小寬扶走很久,所以剛開始學步的時候,左腳有點外八,長輩也是很擔心,
但醫生也跟我們說,等他學步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己矯正過來,若沒有,再說。
也許是醫生看多了,對我們的問題總是回應的很簡單輕鬆,我們也很信任醫生,
只是面對長輩的時候,就要解釋N次,才能讓他們稍稍放心。
我也知道長輩是關心,畢竟小寬也是他們的寶貝,
所以我和林先生就不厭其煩地解釋,小姑也幫忙,直到小寬真正進入學步期,我們才比較輕鬆。

說到這,我突然很感謝公婆對於我們年輕人帶孩子的忍讓,
他們很想給學步車,很想很早就餵小寬吃一些好東西(但小寬年齡還不適合),都被我們年輕人擋下來,
其實如果他們再強勢一點,我們也只能順從,
但是他們沒有,就只是在旁邊很焦慮很緊張地詢問,會走了嗎?可以吃這個嗎?
想想,這樣的問題還要看我們夫妻的臉色,對兩位長輩真不好意思,因為他們都是出自好意,
只是時代的差異,我們選擇了不同的方式而已。
當然,我們仍然覺得自己的堅持是對的,
時間到了,小寬自然就會做他會做的事情,不是為了被誇獎,更不是為了討好誰,
所以,如果可以,要是當時面對這樣的問題我能更輕鬆自在,那麼會更好。

而小寬的語言發展應該算中間偏快,我們還在擔心小寬怎麼還不走時,小寬已經開始進入仿說階段了。
小寬學說話,其實我很開心,因為超有趣的,
雖然有些臭乳呆,林先生還說音不準像外籍勞工很有喜感
之前臭乳呆婆婆也有說以後這樣不好,但我想這點就慢慢矯正,再多觀察看看。

在說話這一方面,小寬算是很願意開口,但是也有他還發不出或發不準的音,
或是,於不熟悉的場合,他不見得願意開口,
又或者,他有他自己表達的一套方式,有時他只願意用肢體語言,不願意用說的,
我都尊重他,沒有強迫他一定要說出口,
這些,我想應該都是正常的,只要有持續進步,應該都沒有問題。
但如果是他已經會說的,我會希望他說了,我再他幫處理。
例如,他要我抱他,會說「抱抱」的小寬,我就會要求他說了「抱抱」,我才抱。

當然,小寬偶爾也會出現另我驚豔的言語或反應,
某次,他突然指著我們沙發椅的椅腳上套的防磨毛線套對我說「襪襪」,
他本來就會說襪襪這個詞,但對他來說,那個毛線套也是椅子的襪襪吧!
聽到他這樣說,真的覺得孩子好可愛好單純,
大人只會覺得那就是套上去之後移動沙發時才不會發出怪聲影響樓下住戶的作用,
孩子就覺得沙發也要穿襪子,真是不一樣啊!

又有一次,搔他癢時,他邊笑邊躲,還說出「癢癢」這樣的詞來,
可是我印象中沒教過他這個啊!只知道看到喜羊羊時會說「羊羊」,難道是誤會?
但又癢了幾次,林先生也癢,小寬真的知道那種感覺是「癢癢」耶!
這是他第一次講出自己的「感覺」呢!而不只是仿說而已,讓我非常驚訝。

而且我發現,孩子都會偷學。
平常講了一堆,不見得他馬上就會,但其實在他內心都有起作用,時候到了,某些字彙就出現了。
例如,燈亮小寬會說「亮亮」是很早的事,而我媽把燈關了都會順便跟他說「暗摸摸」,
表示關了燈就會暗下來了,
小寬當時還不會說,但偷偷記下,
某次關燈他自己說出「(暗)摸摸」來表示自己看到的狀況,讓我們都嚇一跳。
之前跟他講過的,當時他還不會說,最近都漸漸冒出來了,
今天還對著電視裡的齊天烈大百科說「可羅」(臭乳呆),就是夠令我驚訝的!
看來,以後我們講話要更小心,因為這小孩都偷偷在學的。

最近也偶爾會講出非疊字的詞,例如:謀啊、外面、這個......
雖然不多,但有進步就好。
而且每天都是被小寬這個小鬧鐘叫起來,只要他醒了,看一下床邊的是誰,就會爸爸、媽媽地叫,
叫醒之後就唉唉叫要喝奶,
即使還睡眼惺忪,但被兒子叫醒我和林先生心裡其實還頗高興的咧~~

廢話一堆,結論就是,
小寬不是神童,是一般的寶寶,我們耐心地等他長大,等他站穩腳步,等他說出自己心裡話,
他慢慢走慢慢學,會跌倒也會說錯話,大多數的寶寶都是這樣,
所以,對發展比較慢的寶寶請別說他「笨」了,
何況,他們怎麼會聽不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lvira 的頭像
    Elvira

    有了你們,世界如此寬廣、如此妃比尋常。

    Elvi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